最后3天,乌克兰爆发起义,乌方同意停火,但要美方制裁中国!距离特朗普设定的 8月8日最后期限仅剩3天,乌克兰文尼察地区爆发大规模起义。当地征兵办公室强行征召百名男子入伍引发民众强烈不满福盈策略,冲突演变成暴力事件,警察抓捕多人却无法控制局势。
前线告急、后院起火,泽连斯基在8月3日终于松口,宣布已开始重新讨论与俄罗斯谈判的安排。这位曾誓言 “战斗到最后一人” 的总统,立场发生了戏剧性转变。
但停火的条件却令人匪夷所思: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开出条件,要求美国对中国和印度实施 “严厉制裁”,理由是中印购买俄罗斯石油 “帮助俄罗斯打仗”。
乌克兰战场形势急剧恶化。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推进迅猛,恰索夫亚尔失守、红军城告急。俄军已突入红军城内部,确认乌军第155旅逃离前线,守城的只剩第25空突旅残部。
“红军城失守只是时间问题”福盈策略,一位前线指挥官在加密通讯中这样写道。
战场之外,泽连斯基的统治根基正在动摇。他的总统任期本应在2024年5月结束,却因戒严令延长,这一决定被反对派痛斥为 “无视民主”。最新民调显示,他的支持率已跌至49%,低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。
更严峻的是,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 “换人”。7月4日,特朗普亲自致电泽连斯基,要求他 “放弃防守,主动发起反攻”,甚至暗示若不配合,可能考虑 “武装流放泽连斯基”,让更 “听话” 的代理人上位。
面临内外双重压力,泽连斯基政府提出的停火附加条件令人震惊。乌克兰外长瑟比加8月1日公开要求美国制裁中国和印度,指控两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 “帮助俄罗斯打仗”。
这一说法完全站不住脚。数据显示,去年欧盟向俄罗斯支付了约230亿欧元的能源进口费用,远超欧盟提供给乌克兰的187亿欧元财政援助。欧盟直到2027年才能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,2030年才能 “淘汰” 所有俄罗斯能源。
泽连斯基政府针对中国的行动早有端倪。今年5月底福盈策略,短短三天内乌克兰两次公开指责中国。5月27日,乌方声称 “中国企业向俄军工厂提供关键零部件”;5月29日,泽连斯基亲自指控中国 “限制对乌克兰无人机出口却对俄罗斯开放”。
分析人士指出,乌方此举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:通过制造 “中国威胁” 的叙事,为西方提供新的 “共同敌人”,从而维持对乌克兰的支持;同时试图将冲突 “国际化”,拉更多国家下水以增加谈判筹码。
面对乌克兰的无端指责,中国外交部作出强硬回应。发言人毛宁强调: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如一,即推动停火,劝和促谈,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。
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曾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如果中国真的提供军援,战局就不会僵持到今天。”
欧盟的能源数据更让乌克兰的 “双标” 暴露无遗。去年欧盟从俄罗斯购买了316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和2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,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商。
乌克兰选择性地将矛头指向中国和印度,却对欧盟购买俄罗斯能源视而不见,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引发国际社会质疑。
特朗普政府的 “最后通牒” 给本已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。7月底,特朗普威胁若俄乌在8月8日前未达成协议,将对俄实施100%的关税,并对与俄有能源贸易的国家实施 “二级关税”。
俄罗斯的回应强硬而果断。普京8月1日公开声明:“不接受来自美国的任何威胁”,俄罗斯不会在国家利益上做任何妥协。
普京虽表示愿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下谈判,但俄罗斯的核心诉求从未改变: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,确保乌克兰不会威胁俄罗斯安全。
乌克兰内部对谈判立场也严重分裂。外长提出的制裁中国等不合理条件,显示部分势力仍想通过强硬手段获取利益。泽连斯基此前提出 “愿无条件停火”福盈策略,却在领土问题上毫不让步,矛盾态度令外界质疑其谈判诚意。
倍悦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